首页 > 资讯 > 浦软聚焦

这些科技成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10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这些领域中的代表性突破,生动诠释着“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


载人航天: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已经建成,载人航天精神,将在宇宙中继续熠熠生光。

探月探火:我国已率先提出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为长期、持续的月球探测提供支撑。“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迈出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第一步。如今,我们已经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维度多要素第一手火星科学数据。

深海深地探测: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海斗”“潜龙”“海燕”“海翼”“海龙”等系列无人潜水器,初步建立全海深潜水器谱系。

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机,被誉为计算机界“皇冠上的明珠”,是各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银河、曙光、天河、神威······我国系列超级计算机登上世界舞台,用强大运算能力推动科技创新。

卫星导航: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目前,北斗规模应用正处于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当前我国有40余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稳定运行,按照计划,今年还将发射3到5颗。

量子信息:“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首个可操纵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体系“祖冲之号”问世······我国在量子信息科技领域飞速前进。

核电技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成功并网并发出第一度电,标志着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实现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的飞跃。

大飞机制造:C919承载着国人的大飞机梦,它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2022年12月,全球首架C919干线客机正式交付首发客户中国东航。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翻开“市场篇”新的一页。

人工智能:据测算,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3000家。近年,我国接连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启动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确定以“基础软硬件”为主体,“基础理论”和“创新应用”为两翼的研发布局。

作为上海乃至全国软件产品、技术和人才的聚集地,上海浦东软件园已聚集1600余家企业,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持续焕发出蓬勃生机。在备受关注的探月探火、卫星导航、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园区企业持续砥砺深耕,创新前行。

自2013年以来,霍莱沃已先后为嫦娥三号、北斗二号、高分三号、嫦娥四号、北斗三号等国家重大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在北斗二号项目中,霍莱沃突破校准算法关键技术,首次将相控阵天线在轨校准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

华大北斗推出“全系统全频点RTK厘米级北斗GNSS导航定位SoC芯片/HD9300系列”,这是全球首颗全系统全频点厘米级高精度北斗GNSS导航定位基带和射频一体化SoC芯片。此外,华大北斗还研发“春分Ⅰ号”气象芯片模组,打破国际探空市场卫星导航芯片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气象探空领域卫星导航芯片的空白。

爱韦讯国内首创的核心技术产品——安全关键软件集成研制平台满足高安全行业软件研制标准,为参与商用大飞机研制的多家单位提供满足适航标准的开发、审定、管理工具及相关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向中国航空单位输送新鲜技术“血液”,确保商用大飞机安全。

七牛云围绕数字化浪潮下的在线音视频需求,基于强大的云边一体化能力和低代码能力,深耕视频点播、互动直播、实时音视频、摄像头上云等领域,提供面向场景的音视频服务,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素材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各园企官网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