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鉴古知今、启迪当下、洞察未来的基础和关键。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事业,对国家各项事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22年6月9日是第十五个国际档案日,今年的主题是“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

什么是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档案的表述为:“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国际档案日的由来
2007年11月,为庆祝2008年6月9日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60周年纪念日,国际档案理事会全体成员在于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2013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
国际档案日的设立目的
国际档案日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公众认识档案和关注档案事业,通过展览、征集、座谈、参观、互动等手段,提高社会公众档案意识,增加档案工作者专业能力和职业认同。
历年国际档案日主题
2013年:档案在你身边
2014年:走进档案
2015年:档案与你相伴
2016年:档案与民生
2017年: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
2018年:档案见证改革开放
2019年:新中国的记忆
2020年: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
2021年:档案话百年
这些档案知识,与你我相关
档案的种类
根据档案的不同属性和科学管理的需要,可以将档案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按来源可分为国家机关档案、企业档案、名人档案等;按内容可分为行政档案、诉讼档案、科学技术档案等;按记录方式可分为文字档案、图形档案、音像档案;按时间可分为古代档案、近代档案和现代档案;按所有权可分为国家所有档案、集体所有档案和个人所有档案。目前在我国,通常将档案分为文书档案、科学技术档案、专门档案和声像档案。
档案的保管期限
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档案的利用方式
一是提供档案原件,可以设立专门的阅览室,也可以根据规定将原件外借。
二是提供档案复制件,包括制发档案复制品,提供缩微胶卷(片),出版或印发档案文件汇编,在报刊上公布档案,举办档案展览。
三是根据馆(室)藏档案内容制发档案证明,解答利用者咨询,编写档案参考资料,参予编史修志和撰写科研文章。
档案的作用
档案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凭证作用;二是参考作用。对于一个具体单位或个人,档案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档案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历史的真实、全面的反映。
2. 档案是一个单位或个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
3. 档案是一个单位规范管理的基础。
4. 档案是我们积累和传播知识重要载体。
5. 档案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建立信用,在社会活动、生产经营等方面建立和利用信用体系,获得发展最有力的工具。
档案还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建立历史记忆,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今世可以知古,后世可以知今”的重要素材。
尘封的档案记录着历史,也传承着精神。国际档案日,让我们向档案工作者,致敬!
*素材来源:中国档案报、 工信微报
杭州海关发布、浦东档案、大庆政事